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恒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我见到了杨靖宇

2022-11-15 Click: 418

——沈连荣老人采访记

高  崇

      我见到过杨靖宇!

      96岁的沈连荣老人自豪地告述我们。字字千金,一语惊人!

      说到杨靖宇,老人家脸上漾开自豪、欣幸的笑容。话匣子一打开,便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历史画面中去。

      一、寻找历史见证人

      时光的脚步匆匆走过,挖掘桓仁红色历史的任务,落到了我们红色文化抡救挖掘小组身上。

      有消息说,八里甸子还有人见到过杨靖宇。这可是一个惊人的喜讯。王俊辉、邢燕来、孙晓宣和我既惊喜,又稍有疑惑:这可是八九十年前的事儿,健在的知情者,该多大岁数呢?

还有22天就要过年了,年终岁尾大家都很忙,但再忙也不能等,也不敢等,为了抢救红色文化,一切都要让路。

      2022年1月8日,我们一行4人驱车前往八里甸子村。一路上,几人不停议论着、想像着,既怕老人不在家,又怕老人家身体不好,无法讲述历史。

      轿车在冰雪路上急驰。我们的迫切心情别人也许很难理解,但我们急在心里,落在行动。因为桓仁红色文化在辽宁乃至东北处于特殊地位,流失的历史信息已经太多了,如果再不进行抢救挖掘,将留下许多遗憾。这次采访,是我们期望值最高的一次。因为,这是东北抗联辽宁核心区至今留下的最直接的、最真实的历史信息。

      按照知情人王锡伍老先生提供的信息,我们赶到八里甸子村。

      王锡伍老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八里甸子公社负责过历史外调工作,他掌握了抗战时期八里甸子大量的历史信息。后来他去外地工作,可家乡的红色历史一直没有忘怀,尤其是对杨靖宇将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十分崇仰,一直在致力于弘扬与传承抗联精神,他向我们介绍了包括沈连荣老人在内的数条很有历史价值的信息。

 

      二、我见到过杨靖宇

      在八里甸子村,我们终于打听到沈连荣老人家。

      从八里甸子街穿过一个房侧的小胡同,就看见院里堆着一垛大柴,旁边有个木墩,还有一把斧子。顾不上什么礼节,我们便争先恐后地去敲门。

开门的是老人家的儿媳,她说老人刚劈完柴正歇着呢。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老人不仅在家,而且还很健康:98岁了还能劈柴,身体真好啊!

      一进屋,就看见老人坐在椅子上,干瘦的身躯还算硬朗,一脸寿斑透着苍桑,蓝色线帽下两鬓还没有全白,长长的胡须,两眼有光,只是听力差些。

      邢燕来架好摄像机,我们就直奔主题,我趴在老人耳边大声问:“老人家,你知道八里甸子早年抗日的事儿吗?”老人家点点头,拖着长音说:“知道点儿啊,那时候我岁数小,才六、七岁。”老人话不多,问什么就答什么,最多也就二三句话。

      “那你知道什么就说什么吧!”邢燕来在老人耳边说到。

      “那年啊,杨靖宇带20来人到柞木台子来啦。那时候啊,小日本还没到这地方。”

      “杨靖宇长什么样?”我想知道老人描述的与我们所知道到的是否差不多。

      “杨靖宇啊!大个儿,蚂蚁样子腰。”

       我们相视会意,看来真是见到了杨靖宇。

      王俊辉走上前问老人:“老人家,你说说杨靖宇到柞木台子干什么?讲了哪些话?”

      老人家略略沉思,接着说:“我们那会儿住在柞木台子秋皮沟,马鹿泡净闹胡子,有六七帮,有什么“东边”“公平”“老北风。我们前后有10多户人家,那天,村里有人告诉到秋皮沟下边大河沿大杨树底下开会。我父亲就领着我去,看见有个大个子站在中间,说他叫杨靖宇,是来打日本的……。我记得,他一边讲一边用手比划着说:小日本、长不了,满州国、更不牢。先剁狗腿后剁腰,最后再把狗窝掏。”这几句话即形象又易懂,看来是杨靖宇是动员群众共同抗日的口号。之前,我们从未听说过,此次收获真是不小!

      “我父亲常念叨这几句话,说要没有杨司令打小日本,我们老百姓可就遭了殃。那会儿啊!我父亲他们偷偷给杨司令送粮食、送情报。有一次,他还在我们家吃过饭,吃什么记不住了。”老人补充道。这是我们最想了解的,因为在老秃顶子周边地区,群众支援抗联已经是普遍现象。我接着老人的话,继续问他,想了解更多的细节。

       老人摇摇头说:“后来,日本兵来了,到处放火烧房子,不归大屯还杀人,没法住了,我父亲带着我们先搬到柳林子,第二年又搬到梅河口。在那里住了五年,我们又搬回柞木台子,就再也没有见到杨司令。”

       我们几人分工协作,询问、记录、拍照、摄像,有条不紊。这也是县委宣传部“桓仁记忆工程”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内容。此行,不仅留下的是历史镜头、历史瞬间,更是历史记录、历史记忆。

      分别时,我紧紧拥抱着老人家,偷偷往他上衣口袋里塞进200元钱。

      老人慢慢挥手同我们告别,望着雪地里慈祥的老人,我们告诉他,春节后还来看望他。

 

      三、杨靖宇的形像一直是那么清晰

      掐指算来,沈连荣老人见到杨靖宇至今已近90年了,那他为什么印象还是那么清晰呢?

      沈连荣老人说,那时,他们那里很少有外地人来,尤其带枪的人。杨靖宇大高个儿,蚂蚁样子腰,外地口音,在他家吃了顿饭。他父亲一直念叨:杨司令,真正为了老百姓啊!还学他讲话作手势的样子:先剁狗腿后剁腰……

      回去后,邢燕来查了下史料,杨靖宇曾在给中共满洲省委的报告中用“打狗”来形容打日本兵,看来这种说法是有历史根据的。

      我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肩宽腰细必有力。可见,杨靖宇外在特征是多么明显。也许,这就是当年那个7岁孩子的最深印象。

联合抗日会议遗址——八里甸子

电话 Tel

024 - 3119 8889 / 3171 7778

153 8208 4218 132 3660 1758

地址 Add

中国 辽宁 沈阳市和平区青年大街374号世茂铂晶宫2406

邮箱 Mailbox

liaoning_zhongheng@163.com

  • 手机官网

  • 抖音号

  • 微信公众号

  • 客服微信

辽ICP备2023008311号-1 ©2023 辽宁中恒教育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www.syzckj.net